南京“十四五 ”规划:新增常住人口目标超过千万意味着什么?
1、南京“十四五”规划:新增常住人口目标超过千万意味着南京将进入人口千万级大城市行列 ,城市能级和竞争力将显著提升。人口增长目标的背景与现状南京作为江苏省的省会城市,一直以来都是人口流入的重点区域 。根据统计数据,2019年末南京的常住人口已经达到了850万。
2 、年目标: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6%以上。城镇新增就业1100万以上 。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5%左右。居民消费价格(CPI)涨幅3%左右。进出口量稳质升 ,国际收支基本平衡。居民收入稳步增长 。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3%左右,主要污染物排放量继续下降。粮食产量保持在3万亿斤以上。
3、所谓“双万”城市,即GDP超过万亿,常住人口超过千万 。这一标准反映了城市的经济实力和人口规模 ,是衡量城市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东莞即将成为第15个“双万 ”城市,这不仅是对其过去发展成果的肯定,也是对其未来发展的期许。
4、国家治理效能得到新提升 ,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提高到65%,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十四五”规划是中国未来五年发展的蓝图,旨在推动中国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 ,实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
5 、同时,规划增加了全员劳动生产率和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两个体现未来发展潜力的预期性指标。这两个指标的增加,旨在引导各地在推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 ,更加注重提高劳动生产率和推动城镇化进程,从而挖掘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发展潜力 。
6、通州人口增长的趋势 根据通州区“十四五规划”,虽然提出了2025年常住人口规模控制在200万以内的目标 ,但根据当前的发展趋势和多种因素的综合分析,这一目标很可能被突破。我们初步预判,2025年通州区的人口规模将会达到250万以上,2030年人口规模可能会突破300万。
重磅官宣,南京再添一座大学城!
近日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江北新区国际校区对外正式发布招标文件,标志着该项目进入实质性建设阶段,最快将于2028年建成 。这一重要进展 ,预示着南京或将新增一座大学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江北新区国际校区选址于江北研创园片区,东至慧音街、西至虎桥路、南至华慧路 、北至横江大道,项目东侧紧邻南京农业大学江北校区。
南京再添一座大学城 ,南京农业大学滨江校区即将投入使用 南京农业大学滨江校区作为南京新增的重点大学项目,近日正式命名并宣布将于今年9月投入使用。这一消息标志着南京大学城格局将发生新的变化,或将新增一座以滨江校区为核心的大学城 。
除了南京农业大学 ,其他高校如中国国防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南京财经大学红山学院等也纷纷落地南京。综上所述,南京再添一座大学城是确凿的消息,且南京农业大学滨江校区作为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将显著提升南京的学术影响力和区域经济发展。
南京确实将再添一座大学城,具体以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江北新区国际校区为核心 。以下是相关要点:核心项目: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江北新区国际校区建设已迈出实质性步伐,招标文件已正式发布,预计2028年前建成。地理位置:该大学城位于江北新区研创园 ,紧邻南京农业大学江北校区,交通便利性有待进一步提升。
重磅官宣!南京重点大学正式命名揭晓,新大学即将到来!官方宣布 ,新校区预计今年9月投入使用,涵盖9个学院,预计超过2万人将搬迁至新校区 。新大学的加入 ,使得南京大学城格局发生改变,南京或将新增一座大学城。
重磅消息!南京又将迎来一座全新的大学城!南京重点大学圈再添新成员,官方宣布新校区将于今年9月投入使用 ,预计将容纳超过2万人,九个学院将迁入这座崭新的学术中心。新校区的建立不仅丰富了南京大学城的版图,更是南京高等教育布局的重要一步 。
南京不断新增的地名,是怎么取出来的
南京新地名的取名方式主要有以下两种:一是开发单位命名。这种方式在楼盘命名中最为常见。开发单位有权给自己的项目取名 ,这些名字往往体现了开发单位的意愿和品牌特色,如“春上西江花园”、“云尚城 ” 、“天悦花园”等 。这些新地名在反映开发商品牌的同时,也成为了城市地名的一部分。二是专家命名。
龙眠大道2004年命名,尽管是个新地名 ,得名和方山的来历有联系。传说天上龙王爷生了九个儿子,个个调皮捣蛋,玉皇大帝一怒之下就将九条小龙关进了玉匣 。某日 ,玉帝一不小心将匣子掉入人间,于是玉匣就变成了现在的方山,九条小龙成为方山四周的九条山沟。
南京板桥地名的由来与历史上的一座桥密切相关 ,其名称最早可追溯至湘浦(今板桥河)上的木浮桥。地名起源与桥梁结构南京板桥的地名源于一座南北向的木浮桥 。据郦道元《水经注》记载,该桥横跨湘浦(即今板桥河),因采用浮桥结构(即以船只或浮体支撑桥面)而得名“板桥”。
南京的板仓街 ,是因为历史背景和地理因素而命名的。历史背景 板仓街,这一地名承载着南京丰富的历史信息 。南京自古以来就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板仓街的地名背后有着深厚的历史底蕴。可能是古时候这一区域存在某种特殊的地貌特征或建筑形态 ,例如类似于储藏板材的仓库或类似于石板铺成的街道,因此得名。
南京地名的来历主要源于其历史变迁和行政地位的变化 。明代的改名 南京的地名来历,可以追溯到明代永乐十九年。这一年,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 ,为了区分新旧两个都城,将原来的都城应天府改名为南京,从此“南京 ”这一名称开始正式使用。
九四二四 是工厂的代号 ,在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时候,国有大型企业都是按代码来命名的 。新建也是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的事情了。
南京将新增6条市域地铁-zui新规划
路线概述:线路自南京金牛湖出发,最终到达安徽天长。预算:47亿。建设状态:目前仍在建造中 ,具体通车时间尚未公布 。总结:南京新增的6条市域地铁线路旨在进一步提升城市交通效率,加强与周边城市的联系。这些线路的建设将极大地方便市民出行,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然而 ,由于目前这些线路仍处于建造阶段,具体通车时间还需等待官方公布 。
南京至天长线二期:线路走向:从南京金牛湖出发,最终到达安徽天长。预算:47亿。意义:加强南京与天长之间的交通联系 ,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总结:这些新增的市域地铁线路将极大地提升南京及周边地区的交通效率,加强城市之间的联系,促进区域一体化发展。
南京将新增6条市域地铁的最新规划如下:南京市域18号线:路线概述:该线路自南京北站出发,经江北新区、南京南站 ,最终到达禄口机场。预算:263亿 。建设进展:目前仍在建造中,具体通车时间尚未确定。南京至马鞍山线:路线概述:线路自雨花区西善桥出发,经江宁区 ,最终到达马鞍山市。预算:156亿 。
根据国家发改委zui新发布的《长江三角洲地区多层次轨道交通规划》,南京规划了6条市域地铁路线:南京市域18号线:预算263亿,自南京北站经江北新区 ,南京南站,至禄口机场。南京至马鞍山线:预算156亿,自雨花区西善桥经江宁区至马鞍山市。宁马城际 ,南京段计划2021年12月开工。
南京即将新增六条市域地铁线路,未来市民出行将更加便捷 。以下是最新交通规划详情: 新增市域地铁线路 南京计划新增六条市域地铁线路,目前这些线路正在建设中 ,请市民耐心等待。 3小时区际交通圈 江苏的铁路营业里程将达到约7万公里,其中包括约8000公里的高速铁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