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清零,“硬隔离”是上海的无奈之举?
坚持清零,“硬隔离”是上海在特定疫情形势下的应对措施 ,但不能简单归结为无奈之举。首先,需要明确的是,上海实施“硬隔离 ”措施是在疫情形势严峻复杂 ,新增阳性感染者数量基数大,且仍处于高位波动的背景下做出的决策 。
月29日,赶在五一假期的前一天,上海终于“首次实现社会面清零” ,新感染的患者均为既往无症状感染者转归或从隔离管控中发现。 4月30日,上海本轮疫情中首个投入使用的市级方舱医院——上海市嘉荷新苑方舱正式关舱。
我们紧盯疫情形势变化,精准开启应急模式 。在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 ,我们第一时间落实了出入口“硬隔离”措施,并联合地方、公安等部门设置了疫情防控检查点。对进入车辆和人员进行全面测温和登记检查,确保不漏一人 、不漏一车。这一举措扎实筑牢了防控的第一道防线 ,为员工的健康安全提供了坚强的保障。
防疫不能用力过猛 疫情这3年来,我国坚持“动态清零”总方针,也取得了重大效果 。这一切的成果是源于科学防疫、精准防疫和依法防疫 ,而不是靠用力过猛,任性蛮干。
上海2+12隔离政策什么意思?具体要隔离几天?
上海2+12隔离政策是指被隔离人员进行2天的闭环管理加上12天的严格社区健康管理,总共需要隔离14天。以下是关于上海2+12隔离政策的详细解读: 2天的闭环管理:在刚刚被隔离的前两日中 ,被隔离人员需要做到足不出户、足不出门 。在这两天内,需要进行2次间隔24小时以上的核酸检测。
+12隔离政策在上海适用于和患者的密切接触者有过接触但带了口罩的人群,上海居家隔离费用视情况而定,集中隔离费用一天在300-500元左右。2+12隔离政策适用人群 上海的2+12隔离政策主要适用于高危人群 ,即与患者的密切接触者有过接触,但采取了佩戴口罩等防护措施的人群 。
上海2+12隔离政策的意思就是指被隔离人员进行2天的闭环管理,加上12天的严格社区健康管理 ,还要在第一天 、第二天、第七天和第十四天进行4次核酸检测。2天的闭环管理就是指在刚刚被隔离的前两日中,要做到足不出户、足不出门,并且进行2次间隔24小时以上的核酸检测。
回国隔离政策
将密切接触者、入境人员隔离管控时间从“14天集中隔离医学观察+7天居家健康监测 ”调整为“7天集中隔离医学观察+3天居家健康监测” 。这一变化意味着 ,以后回国再也不需要长达一个月的隔离,只需隔离一周多即可。
集中隔离10天:在集中隔离的10天内,如果同一集中隔离点没有出现阳性病例 ,则隔离人员只需集中隔离10天。若在10天内同一集中隔离点出现阳性病例,则隔离人员仍需按照之前的政策集中隔离14天 。健康监测7天:完成10天集中隔离后,隔离人员将进行7天的健康监测。
黑龙江省:直接入境隔离政策调整为集中隔离21天。从外地入境的回国人员如果集中隔离不足21天 ,回到黑龙江后要补齐集中隔离的天数。集中隔离期满之后,还需闭环转运至居住地,进行14天居家健康监测 。辽宁省(除沈阳外):入境人员需进行14天集中隔离+7天居家隔离+7天社区健康监测。
原先的“7+3”政策,即7天集中隔离加3天居家健康监测 ,现已调整为“5+3 ”政策,即5天集中隔离加3天居家隔离。在隔离期间,入境人员需接受赋码管理 ,并严格遵守不得外出的规定 。核酸检测要求:集中隔离医学观察期间,入境人员需在第5天各开展1次核酸检测。
最新政策详解 隔离措施调整:此前,海外入境香港的旅客需接受“3+4”的隔离措施 ,即3天酒店隔离加4天医学健康监测。调整后,入境旅客将无需再进行强制的酒店隔离,改为“0+3”模式 ,即直接进行3天的医学检测 。医学检测期间,旅客可以正常外出,但需遵守核酸检测要求 ,并会被派发黄码。